会班子成员知晓此计划内容的不过五指之数。
董文学是一定知晓的,现在他负责亮马河工业区建设与管理工作,同时也负责集团上下技术引进和变革的总体工作。
董文学知道,李怀德可能想得到,不会有所意外,但在他想来,应该不会有更多人知晓了。
高雅琴知不知道?
可能知道一部分,还只是业务上的运作,有关于集团内部的考验和计划除非她自己能猜到。
除了参与计划的董文学和执行经济建设业务的高雅琴,还有谁在老李不知道的情况下知道了?
当然不可能是谷维洁,她的羽翼丰满,野心也展露无疑。
也就是有老李稳稳地压着她,否则她早就跳出来了。
论资历和成绩也足够了,工人新村计划就是职工改善住房计划的延续和发展,集团技术积累和组织人事变革也有她的功劳。
最重要的是,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没有出过错。
这一点太重要了,就连总经理李怀德和主管工业生产的副总程开元都比不上她。
上面对她的评级李学武也听过,综合起来就是一个稳字。
如果说老李有个万一,那执掌集团这艘大船舵把的一定是她谷维洁,上面不会让新老交接出现过快翻船的情况。
当然了,老李的万一还只是身体方面,其他因素不用考虑。
只要他身体不出问题,上面是不会在集团高速发展的状况下换一把的。
如果连谷维洁都不在李学武的可信任范围之内,那集团班子里还有谁是他能够信任的?
答案呼之欲出,当然是主管人事和财务工作的总会计师景玉农。
集团组织架构要在年底前完成变革,从职称上要做出改变。
在当前形势下,多数企业和地方都在模糊管委会管理制度,有不少企业已经恢复了原机制。
红星钢铁集团体量扩大,相比较以前的激进要有所收敛。
所以管委会依旧是集团的主要管理机构,和政策制定机构。
但是,集团职称要在管委会的架构技术上做出改变。
李怀德同李学武就这个问题有过详细的沟通和讨论,两人一致认为应该将过渡期拉长。
那过渡期应该多长合适呢?
李学武的建议是顺应集团人事变革的趋势,在企业真正实现集团化的时候彻底完成改变。
李怀德想了想,决定先这么做,如果有形势变动再调整。
制定这一计划,从位于辽东的工业企业开始执行。
李学武坐镇辽东,监督各工业企业完成恢复厂的管理制度。
这是在5月份执行的,集团在六七月份顺势执行,恢复了一长三总制,这个是什么后面说。
现在红星钢铁集团慢慢地出现了两套班子,一套是管委会,一套是总经理为首的业务管理班子。
所有集团领导都在管委会,但不是所有人都在业务班子。
比如说,负责组织和宣传工作的谷维洁就不在业务班子。
负责工会的熊本成也不在。
为了加强监督管理职责,提升监管严肃性,主管质量安全环保工作的苏维德也不在业务班子。
从三人所负责的工作上来看,务虚占比较高,这是一个。
另一个,在集团执行人事和组织架构变革的时候,组织建设工作也在执行。
对比红星厂组建管委会之前的制度,谷维洁、苏维德和熊本车同李怀德形成了组织架构。
而业务班子成员,以副总程开元、董文学、张劲松,以及总工程师薛直夫、总会计师景玉农、总经济师高雅琴为基础,连同李怀德组成了业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