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点。 街头的薄雾刚散,恰逢今天是国庆节,滨江道上已漫开节日的喧腾,晨阳斜照在劝业场和那些欧式老建筑的立面上。 街上行人不少,穿着蓝、灰、白色的棉布衣,许多人胸前别着红色纪念章,电车叮当驶过,车身上“庆祝国庆”的标语格外醒目。 巷口飘来阵阵香气,一处支着布篷的小摊前,有个木头牌子,上面写着“和平区饮食合作小组”,旁边有几张低矮长桌。 一位大妈熟练的烙着煎饼馃子,绿豆面糊在铛子上嗞啦一响,磕上鸡蛋,撒上葱花,裹着酥脆的馃篦儿,酱香浓郁。 刘平安要了碗热腾腾的杏仁茶,配上一套刚烙好的煎饼馃子大口吃起来,耳边混着小贩的吆喝与晨练老人的闲谈,满是津城的鲜活劲儿。 吃过早饭,又来到山东路77号狗不理包子铺,据说这里以前是丰泽园饭庄旧址,买了两个狗不理包子,达成心愿,便赶往火车站。 ...... 下午两点,刘家庄。 刘平安抱着闺女在鱼塘边溜达,师父李萧山在对面垂钓,王涛两眼崇拜,嘴里逼叨个不停的跟在后面。 自己以前写歌用的马甲被刘定给爆了,下午刚回到老家,就被这小子给黏糊上了。 王涛嬉皮笑脸道:“二哥,你在帮我写首歌呗!” “想让我写也可以,晚上狗屎蛋跟你睡。” “成!大不了我晚上不睡觉了。” “赶紧滚吧,我要去找我师父。” “得嘞!”一首歌到手,王涛屁滋滋的转身小跑离开。 小丫头看到远处鱼塘里游弋的几只大白鹅,小手一边比划,一边“咿呀”“咿呀”的叫着。 “想吃鹅啊?没问题,晚上爹就去给你偷一只,明天中午,咱们做铁锅炖大鹅。”刘平安哄着她,朝师父钓鱼的地方走去。 不一会儿,来到地方。 刘平安蹲在师父旁边,把闺女的两只小脚放在地上,看着水桶里的几条小鱼,笑道:“师父,这些鱼还不够猫吃的呢?” 李萧山盯着鱼漂,笑呵呵回道:“鱼多炖着吃,鱼少就烧汤喝。” “嘚!你这方法真好,一条小杂鱼就能煮一锅鱼汤。” “刚才连钓几条大草鱼,估计被它们搅了窝子,把小鱼都吓跑了。你来钓会,我看思思。” “成!”刘平安把闺女交给师父,自己蹲在一旁,提起鱼竿,重新给鱼钩换条蚯蚓。 李萧山用山羊胡扎向思思的小脸,满面慈祥笑道:“好孙女,想师公了没有?” 小丫头被扎得小脑袋一边乱扭,一边用手去拽他的胡子,李萧山被逗得哈哈大笑。 “师父,过几天我要去趟港岛,你到时候帮我打个掩护。” “什么时候走?” “下周,具体哪天还没定。” “这次用什么理由?还是进山找药材?” “随便吧!我奶奶那边不用担心,我和她讲过了,这次是保密出差。” “行,我明白了。”李萧山点下头,突然咋呼道:“你小子钓鱼能不能上点心,浮子动了。” 刘平安猛地一提鱼竿,“哗啦”一声,水中泛起一团水花,鱼跑了,看鱼鳞应该是一条大草鱼。 “你小子。”李萧山气得扇了刘平安一后脑勺:“滚开,还是我来钓吧。” 刘平安笑呵呵的抱过闺女:“跑就跑了呗!费劲巴拉的钓上来,最后还是要放掉。” 李萧山没好气的笑骂道:“你懂个屁!钓鱼、钓鱼,注重在一个钓字上。” “师父,我还要跟你商量个事。” “什么事儿?” “年底前,您老把农场医生辞掉,这个编制腾出来我有用。”刘平安轻声说道,现在先让师父淡出轧钢厂的视线,为后面去港岛铺路。 李萧山先是一愣,疑惑道:“为什
第747章 让师父辞职(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