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集《车间里发生的故事》(2 / 5)

们在这个充满故事的车间里,携手走向新的生活。《车间里发生的故事》

第二章:新的挑战与成长

江曼和叶琳确定关系后,他们在车间里的工作并没有因此而懈怠,反而更加充满干劲。然而,平静的车间生活即将面临新的挑战。

厂里决定引进一套全新的自动化车床设备,这意味着整个车工车间的工作模式将发生巨大的改变。车间主任把叶琳叫到了办公室,神情严肃地说:“小叶啊,你是车间里技术最扎实、脑子最灵活的年轻人。这次新设备的引进,我希望你能带头学习掌握,然后带领大家一起适应新的生产方式。”叶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他深知这是一个提升车间整体水平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江曼从叶琳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也积极地参与到这件事情中来。她从工会的角度出发,为工人们安排了一系列关于自动化设备操作原理的培训课程。她联系了设备厂家的技术专家来厂里授课,还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分发给每一位工人。

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叶琳一头扎进了新设备的学习中。他每天早早地来到车间,对照着厚厚的操作手册,研究设备的各个部件和功能。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全是英文界面,这对叶琳来说是个不小的障碍。但他并没有退缩,他利用业余时间恶补英语知识,从最基本的专业词汇学起。

在学习过程中,叶琳发现新设备虽然自动化程度高,但在一些特殊工件的加工上,原有的程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决定尝试自己编写一些新的加工代码,以满足车间多样化的生产需求。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和对车床加工工艺的精确理解。叶琳常常为了一个代码的逻辑问题,在车间里待到深夜。

江曼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经常会给叶琳带一些自己做的点心,陪他一起在车间里研究。有一次,江曼在给叶琳送点心的时候,看到叶琳对着电脑屏幕上那一串串代码愁眉不展。她轻轻地走到叶琳身边,说:“叶琳,别太辛苦了,你已经做得够多了。”叶琳抬起头,疲惫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曼曼,我要是不把这个问题解决了,心里总是不踏实。这关系到咱们车间未来的生产效率呢。”

经过几个星期的努力,叶琳终于成功编写了一套适合车间特殊工件加工的代码。他迫不及待地在新设备上进行测试,当看到加工出来的工件完全符合要求时,他兴奋地抱住了江曼。这个消息在车间里传开后,工人们都对叶琳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人逐渐掌握了新设备的操作,车间的生产效率开始有了显着的提高。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新设备的维护成本比原来的旧设备要高很多,而且一些零部件需要从国外进口,周期长且价格昂贵。

叶琳和车间里的几个技术骨干组成了一个维修小组,他们开始研究如何降低新设备的维护成本。他们对设备的每一个易损部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尝试寻找国内可以替代的产品。经过大量的实验和对比,他们发现有部分零部件可以用国内的产品进行替代,虽然在性能上有一些细微的差别,但完全可以满足车间的生产需求,而且成本大大降低。

在这个过程中,叶琳也不忘培养车间里年轻的车工。他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希望能为车间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他组织了一个技术交流小组,每周都会抽出时间来给年轻工友们讲解新设备的操作技巧、代码编写原理以及维修知识。

江曼则在工会的工作中积极倡导工人的创新精神。她在厂里设立了一个创新奖励基金,鼓励工人们提出新的想法和改进措施。对于叶琳他们在设备维护上的创新成果,她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为他们申请了相应的奖励。这一举动激发了车间里全体工人的积极性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