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夜探泰山(2 / 4)

泼刀行 张老西 4492 字 1个月前

香团,从神州各地赶来。

这些上香团,往来一趟便是数月,官府忽然封山,他们自然不甘心就此离开,因此都待在城中。

客栈爆满,茶楼酒肆更是灯火通明。

而靠近泰山,城中的喧嚣就尽数消失。

夜色浓稠如墨汁,山风挟裹着潮湿土腥气,树林暗影婆娑,泰山庞大的轮廓在黑暗中蛰伏,难以言喻的压抑感扑面而来。

通往山门的官道上,火把连成长龙,甲胄碰撞声与呼喝声在静夜里异常刺耳。

一队队持枪挎刀的官兵守死了所有入口和岔路。

他们神情肃杀,甚至带了大量火器,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夜色下的山林,仿佛黑暗里随时会跳出敌人。

穿过这片由官府兵马构成的外围封锁线,再靠近盘道起始处,气氛陡然变得不同。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符纸焚烧后的淡淡焦糊味以及隐约的、多种驳杂灵气波动混合的气息。

几处关键节点上,三三两两的修士列队巡逻。

虽是玄门,但他们衣着各异。

道袍高冠、袖角绣着云纹者,乃上清宫门人。

束发簪钗、衣着素雅的女修,出自碧霞元君府。

那些身着玄黑劲装、背插法剑、目光炯炯似含雷光的,为泰山雷院执法弟子。

除此之外,还有穿着明黄道袍,左手朝天笏,右手持法剑者,为玉皇庙一系修士。

这便是泰山正教的特色。

泰山十八盘,从山下到山上,不知多少庙观,再加上周围方圆百里的佛寺和小派,人员数量着实不少。

与峨眉一样,更像是教派联盟。

其中有大有小,有佛有道,立场也各不相同。

但此刻,这些平日里有门户之见、甚至争执的底层修士,却被无形的压力与命令强制捆绑。

他们彼此相距不近不远,沉默时居多。

即便交谈,声音也压得极低,每个字都透着谨慎。

“这都第七日了,长老们还没动静?”

一个上清宫的中年道士忧心忡忡,抬眼望向被黑暗和云雾吞噬的盘道上方。

旁边一个碧霞元君祠的女弟子轻声接口,带着一丝抱怨:“谁知道呢,只让我们守好下面,寸步不离,又说山上封绝一切外来探查。可这山里……”

她顿了顿,看向黑暗中,“总觉得有东西在盯着。”

“噤声!”

一个雷院弟子警惕地扫视四周,低声呵斥道:“守好本分便是。长老们既在玉皇顶会商,必有道理。我观山中灵炁确实紊乱异常,恐生大祸,非比寻常。”

“大祸?”

那玉皇庙的修士哼了一声,声音粗粝,“怕不是祸事早就生了。前些日子那夜巡弟子……张明真,多好的根骨,说没就没了!连他护身的五雷牌都碎了!”

“我们玉皇庙近水楼台,能感觉那天地炁脉跟抽了筋似的乱扭,可不是普通妖邪作祟那么简单!”

“正因不简单,才需要长老们齐聚商议。说不定……是在布置什么了不得的法阵。”上清宫道士试图宽慰。

“法阵?”雷院弟子冷笑一声,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微妙,“真要是正大光明的护山法阵,用得着连我们这些同门的耳目都避开?”

“只让那几个老东西的亲传守在顶门?我总觉得……”他没再说下去,但疑虑却滑入了在场每个人的心头。

各派修士闻言,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换岗了,少嚼舌头根子!”一个沉稳的声音传来,是另一小队替换而来。

先前的几人互相交换了一个忧心忡忡的眼神,不再言语,默默融入黑暗,退向后方林间帐篷内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