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岱宗之下(2 / 4)

泼刀行 张老西 4854 字 1个月前

孔尚昭如实回道:“当年有海外异人到来,上供渤海虬木,听闻长逾五丈,树皮如龙鳞,坚硬如铁,漂浮于海上数年,不腐不朽,和那最上等的龙涎香一般,机缘巧合才能找到。”

“至于此树长于何地,无人知晓,叫‘渤海虬木’,也是因为那异人自称来自渤海,用此物换走了皇室秘藏的一本古籍。随后这‘渤海虬木’便再没出现。”

“是否被大宣皇家得了?”

“不像,这宝贝太大,运往京城必人尽皆知,应该还在金陵…”

听着二人讨论,王道玄开口道:“林公子,林家现在情况不好?”

“不瞒道长。”

林胖子苦涩道:“林家产业并非独属我一家,因倭寇作乱,家中大半好手在海上全部遇难,如果不能重造宝船,出海获利,便压不住人心。”

“我不在乎这些,但家中长辈老少,怕是要遭殃。”

“安心,事情总会解决的。”

王道玄也不知该怎么办,只能言语安慰。

说罢,看向车棚外,转移话题道:“老夫也是看走了眼,本以为只会连日阴天,没想到雨下这么大,天象之变,确实越发难以预料。”

而就在这时,李衍也策马过来,侧身道:“道长,今天怕是赶不到泰安了,天色将黑,随后找个地方避雨,你不是对这地方很熟么?”

王道玄当年江湖流浪,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冀州与齐鲁大地。

有段时间,甚至在泰安城中摆摊算卦数月。

“我想想…”

王道玄探出头来,看了看周围。

“继续往前,我记得有座破庙荒祠…”

…………

天色向晚如泼墨,雨势稍歇,却成濛濛湿雾,黏在衣裳上甩不脱。

前路官道左侧,忽见岔出一条淹草小径,半隐在歪斜槐木后。

队伍按照王道玄指点,左转进入这荒野小道。

很快,便看到一座低矮庙门坍了半边,嵌在颓壁之间。

门匾早朽成半截,只余一个斑驳的“泰”字残迹。

“就这里了!好歹是片瓦!”沙里飞朝后高喊。

这座荒祠面积不大,正堂只容得两三辆车马,只得将马车停在外面。

走入其中,但见正中神龛供的不知是山神还是土地,泥胎剥落大半,露出朽木骨骼。

神案倾颓,残烛凝泪,积尘厚得能埋脚。

墙边散落些乱草蒲团,早被潮气浸成青黑。

最扎眼是屋顶几个窟窿,天光裹着细密雨丝,斜斜钻入堂内,在土砖地上蚀出深暗水洼。

檐溜滴答,打在断砖上,声如更漏。

沙里飞与吕三急急搬下干粮桶,武巴抽刀劈开散落供桌做柴禾。

火镰擦燃,一道橘红光晕猛然涨破堂内昏翳,映得四壁神怪壁画残片忽明忽暗。

那壁上是半条斑驳蟠龙,龙目剜落处留下黑洞,龙身鳞片却似在烟气里游动。

火舌舔舐湿柴,白烟便丝丝缕缕卷起。

李衍抱臂倚在庙门内槛,查看神像。

他们露宿荒野,自然不怕什么鬼怪,而且也没发现什么异象。

只是让他奇怪,什么神像会建的如此偏僻。

“这是碧霞元君祠。”

王道玄见状解释道:“原本附近有个村庄,常年供奉,但因为一场大疫,整个村子无一存活,没了香火,这里也渐渐荒废。”

李衍笑道:“神仙也离不开人啊…”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泰山娘娘、泰山奶奶,道经称为“天仙玉女碧霞护世弘济真人”,《岱史》中被称为“玉青大帝”,因坐镇泰山,尊称泰山圣母碧霞元君。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