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男人也善变!(3 / 4)

从百万大军中杀出都没吹这个牛逼好不好?北干岭之战,却是让他亲眼见识到了四行团真正精锐之处,娴熟技战术和优良的单兵武器就不说了,最牛逼的还是人家的重火力。搁以前,面对阵地下方只有一百余日军组成最后的阻击阵地,全军超过一千多名步兵开启冲锋模式,根据这位老兵的估算,踏平这个阻击阵地,全军也最少要付出百人以上的伤亡。但他错了,步兵都还在蓄势待发,四行团炮兵连所属的6门150重迫击炮连续五轮炮击就已经将日军最后的阻击阵地炸成一片废墟。最终,全军伤亡不到十人,就拿下日军最后搏命的阵地。战后经过清点,死于子弹下的日军绝不超过20人,那也就意味着百分之八十几的日军步兵,都被那种大口径迫击炮给炸死了。若是两团那天放对,他敢拍着胸脯说自己769团战斗意志和技战术不输于四行团,但面对这种装备上难以匹敌的差距,他也只能说,真要打起来,他的步兵团输的可能性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眼前这个年轻中尉的意思,貌似是要以炮制炮。“嘿嘿,屠排长你也别以为这是我的战术,这是我们团座长官在战前就制定好的几种战术之一,我只不过是执行者而已。”顾西水微笑道。而正在此时,天空中传来嗡嗡闷响,随着山林中中国军人骇然抬头,轰鸣声越来越大,高空中有十几个黑点向这片山区扑来。屠姓排长脸上满是苦涩和无奈,“日本人的飞机来了!”战机,是日军决定战场胜负的最重要后手,对于缺乏足够防空武器的中国军队来说,也是最无力的。除了隐蔽,就是隐蔽,毫无反击之力。“我们团座说了,日军战机若至,必先去救援其辎重车队,绝不会将炸弹先行浪费于阻击战场上。”顾西水仰头望天。“我们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你们那位唐团长,真的是这个!”屠姓排长由衷的竖起大拇指。屠姓排长夸的,可不光是因为四行团拥有足够和日军抗衡的火炮,更多的是唐刀的智慧和面对日军战机依旧敢全力使用火炮的勇气。对于他所在的八十集团军来说,和日军作战,最吃亏的是什么,不是弹药少,也不是给养不足。弹药少,那就白刃战,一个打不赢那就上两个三个,八十集团军从不怕这个;给养不足,那就玉米面配野菜,只要能让肚子不老是咕咕叫。但面对日军的各式火炮,整个八十集团军不超过6门山炮的八十集团军官兵们真的只能用无力来形容,往往一场仗打下来,死在炮弹下的指战员远多于死在子弹下的。而且,平时都舍不得用的重机枪一定是损失最大的,搞不好一个步兵团的重武器都能被火炮给炸没了。不然的话,921师首长们现在制定的策略是避开日军主力,专拿日军的辎重队和小股部队下手,说好听点儿,是避实就虚,有战术懂策略,其实说白了,就是打不过日军主力啊!否则,以八十集团军向来都是硬刚的尿性,能打得过,不早就跟日军步兵师团拉开阵势开干了。但,若是单论重火力,中国军队也不都是像八十集团军这种穷得掉渣的,比如晋绥军,他们虽然也没多少重炮,但75口径山炮却是不比日军少。可他们除了在决定晋省生死的猩口那一战还像模像样的拉出十个炮兵团和日本人对决了一场,其余时间也因为顾忌日军的飞机,再没打出像样的一战。可见,拥有重武器不容易,但敢于拿出来和拥有空中优势的日军叫板的勇气,更不容易。唐刀,则是两者都具备了,这位老兵怎能不表示敬佩?果然,唐刀的判断是正确的。高空中的日军机群根本就没有在两军战场上停留,依旧维持着高速向数公里外的771团伏击战场上飞去。只是,日机机群并没有降低高度进入战场的意思。拿着望远镜望向高空的古藤长硬眼中闪过迷茫!这帮愚蠢的帝国陆航是想搞什么?先去支援14师团辎重车队他能理解,但数公里的距离对于战机来说不过是分分钟就到的事儿,现在不降低高度进入战场,难不成就在高空中投弹?真以为你们都长着千里眼呢?可别辎重联队没被中国人干掉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