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郑清之(下)(2 / 3)

秣马南宋 湖樵散人 5155 字 2020-07-06

使功绩再高也不该立刻擢升。 而石斌则以百姓生计为由,称若是能给他更大的权力郑清之便是在拯救更多的大宋子民。最后还拍了他一个小小的马屁,表示郑清之是以天下为己任,绝不会允许一个百姓枉死,所以肯定会仔细考虑他的建议。 见火候已经差不多,石斌知道再在郑府已经没有意义,过分逼郑清之表态只会适得其反,故而他在郑清之思考之时便借不忍郑清之太过操劳为理由告辞了。 虽说这有些尽人事,听天命的味道,但至少目前只能如此。若郑清之仍旧不肯,他就只能另寻他法。 大概过了两日石斌又在下午申时初刻求见了郑清之。 刚一见面石斌就察觉出了他的不快,求官,所谓“求”,应该是主动权在决定者手里,如今却让人感觉石斌这求官的人是来“要官”。 “宰辅大人,下官明白如此一再冒昧实属不敬,但下官却必须如此。若您不想安排我这潭州通判之职,下官立刻回湘潭绝不拖沓。但若只是迟疑未决就请您速做决断,下官亦需快回湘潭。”石斌施礼说道。 这么个态度让郑清之既愤怒又意外,要官就算了还要催官。当了这么多年的官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奇葩,他无法理解孟珙和贾似道如何能容忍石斌这样的下属。 上官就是高高在上的官,不论如何下属都不应该如此对待他们。 本来郑清之的确是打算观察石斌一番,如今看来连观察都可以省了,就他这个做事方法让郑清之感到还算放心。这么一个不是一味谄媚的下属定然还是有些原则,是能担大任的。 同时又让郑清之感到不放心,因为王驿的报告上写道湘潭县人口过八万,四万为新投之难民。每日来投不断,粥铺不绝。 由此可知,这石斌很会笼络人心,若有不臣之心则是大祸患。 在石斌看来,从湘潭城出来了二十余天,前前后后在这临安城内折腾了十来天却仍旧没一个结果,已经是非常让人愤怒,故而干脆来了个“催官”。 “石县令,你就真的如此执着于那潭州通判?”郑清之很严肃的问道。 石斌心机不深,不懂郑清之此问何意,只想郑清之怎么问这废话。很不耐烦的答道“宰辅大人,我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下官肯定要那通判之位,至于您有什么条件说出来就是。” “你难道就不知道我不能给你这职位?”郑清之很疑惑的问道。 这一问算是把石斌给点醒了,两日前他只表了态外加说了郑清之几句好话而已,并未和郑清之谈什么。从头至尾郑清之一句关于对潭州通判的要求都没说过,只说他条件不够而已。 果然是老油条,至今石斌都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得到这通判之位,只是他一个人在说而已。 “石县令,你的确不适合这职位。第一,你升职太快,易招人非议;第二,你原为武将,虽然治理区区小县成功却未必能治理州郡;第三,你乃贾似道贾总领的女婿,若也在荆湖路任职实在不合适;第四,通判之职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对州府的长官有监察的责任,你并无此经验。”郑清之振振有词的说道。 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话,这情况石斌早已料到,但他却不能将郑清之与贾似道的派系之争挑明,憋得实在是不快。 “宰辅大人,下面的话也许有些冒犯,但下官不得不说了。我一个武官原无治理县城之经验,却能让湘潭在一年之内有此转变,难道就不值得您考虑?也许作为贾总领的女婿与吕文德交好让您忌讳,但应该不至于此吧。或许您并不知道孟都统与贾总领合谏抗元是我促成的。”石斌有些骄傲的说道。 这些郑清之当然早就知道,但石斌拿这功勋出来压人却让他有些不好推脱,因为这是处理关系,不是逞匹夫之勇。能处理好关系的人就有政治智慧,办事就沉稳。 “若是大人一再要强调我升职太快,我也只能承认。若我得了这通判之位,我会的做就是尽量保证我岳父保持克制和您不起冲突,一致为保卫大宋而出力,且让潭州情况更好,希望您能明白。”石斌低着头平静但带着一些感彩的说道。 久在官场的人一听便知石斌这话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页